(高维青报道)援沪已经40多天了,我们援沪二队已从新国际博览中心的N1方舱转战上海市市东定点医院,对于我们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整个病房的阳性确诊患者几乎是从养老院过来的,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王杏英护士长担心患者安全,不顾自己感染风险,天天穿梭在病房,查房了解科室病人情况,测血压,协助患者翻身,为患者做宣教,聆听患者主诉。一句句贴心的话语,一份份细心的呵护,给予患者力量。下雨降温,她将所有的病床被子全都巡视一遍,很多老龄病友觉得被子太薄了,护士长全部加厚!责任护士忙不过来,她又帮忙发饭。对病人温柔倍至,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5月14日,有一个病患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李玲护士作为我们的组长,管理整个病房的分配及安全工作。她突然说:“检验科打电话来,24床朱奶奶的血需要重新抽。”责任护士携用物来到床旁,解释原因,告知朱奶奶需要再次抽血,等掀开被子时却震惊了。朱奶奶93岁脑梗后遗症,四肢萎缩,双手蜷缩完全打不开,这给我们的护理造成很大的困难。告知高维青和李玲后,我们立马赶到床旁评估患者,王杏英护士长也闻令赶到。朱奶奶的情况是我工作7年所未遇见的,为了不增加老奶奶的痛苦,凭借多年护理工作经验,我想到了抽颈外静脉血,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抽血的成功率,还避免反复穿刺带来一系列的凝血等风险。由于我们带了双层手套和护目镜,这大大增加了穿刺的难度。当时我一点没有一点犹豫,立马评估血管条件,王杏英护士长给了我一个肯定的眼神,就犹如一颗定心丸,让我穿刺的手法更坚定。正是因为有了王杏英护士长的指导,我克服了心理重重压力,一针穿刺成功,当看到穿刺成功的那一刻,我紧张的心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了。
王杏英护士长对我们说:“工作中各种细小的事数不胜数……有人说护理只是一种职业,而我想说,护理更是一种责任,当一名患者将健康乃至生命交付至我们手中,便是给予我们最大的信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辜负?对于每一个护理人员来说,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就是不简单,完成每一件平凡的工作就是不平凡。细节二字重如泰山,唯有细到极致,才能是优质护理之花常来不败。护理无小事,我们永远在路上。”王杏英护士长就我们指路明灯我们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