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正文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旧站栏目备份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区别

发布日期:2022-05-26 16:39:31 浏览次数:

分享到:

(金丽娟报道)经常有患者及家属咨询江西省肿瘤医院肝胆肿瘤外科邹龙医师同一个问题:“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有什么不一样?哪个治疗效果最好?”面对患者及家属的种种疑惑,邹龙医师给出了最专业的解答。

靶向治疗指的是分子靶向治疗,肝癌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多激酶抑制剂。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目前主要有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多纳非尼、瑞戈菲尼、阿帕替尼等。这一类药物都是口服的,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手足综合征、腹泻、高血压等,患者可以在家服用,期间需要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第二类靶向治疗药物是血管生成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血管生成抑制肿瘤发展。目前这一类药物主要是贝伐珠单抗,通过静脉滴注给药,需要定期至医院用药,主要不良反应是蛋白尿、高血压等,贝伐珠单抗在肝癌中是需要和免疫治疗的药物联合使用,每次用药前需要复查相关指标。

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与靶向治疗完全不同,通过激活体内免疫效应细胞去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而不是直接杀死或干扰肿瘤细胞。目前肝癌中常用的免疫治疗主要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是同过激活T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包括: PD-1抑制剂(纳武单抗、帕博丽珠单抗、信迪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替雷利珠单抗等),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CTLA-4抑制剂(伊匹木单抗、曲美木单抗)。这一类药物也是通过静脉滴注给药,给药有一定的周期,比如大部分PD1抑制剂是3周一次。由于是激活T细胞,可能会引起全身各系统的不良反应,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间质性肺炎、肝炎、肠炎等等,每次用药前需要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心肌酶、甲状腺功能、激素水平、心电图等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