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莲报道)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和成熟红细胞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质内存有嗜碱性物质RNA,其RNA含量越多,RET越不成熟,反之亦然。通过使用核酸荧光染料多聚亚甲基可对细胞胞浆中的核酸物质(RNA)进行染色,越不成熟的RET其荧光越强,反之,成熟RET荧光极少或最弱,故将网织红细胞分成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H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FR)、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FR)三部分。大量试验证明,运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及其荧光强度的变化,既可作为某些贫血鉴别诊断的初筛指标,同时也是判断骨髓造血系统抑制和恢复较敏感的指标。
正常生理情况下,MFR、HFR水平较低,在造血受到刺激时,大量较为幼稚的RET从骨髓释放到外周血中,使MFR、HFR含量显著增高,因此MFR、HFR更能真实的反应红细胞生成的开始。IRF为MFR与HFR之和,可总体反应骨髓红系造血状况,研究表明,红系增生是粒系多核细胞恢复的早期和敏感指标,首先出现增加的是网织红细胞内MFR群,而后是HFR群,其变化的顺序基本是MFR,HFR,中性粒细胞,RET绝对值。骨髓移植后8-9天,HFR增高是最早出现的,其后网织红细胞上升(约20天)、分叶核粒细胞上升(约46天)。
过去一直将白细胞计数、粒细胞绝对值和血小板计数作为骨髓移植、放疗、化疗恢复期的观察指标,而这些指标易受移植后感染、排异及长时间输人血小板等因素的影响,所测结果有时不能准确反应造血系统实际情况,而网织红细胞的测定主要是作为某些贫血鉴别诊断的初筛指标,因为传统的网织红细胞测定只能测定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无法测定网织红细胞的荧光强度。
江西省肿瘤医院检验科现在使用的血细胞分析仪迈瑞CAL-8000流水线和SYSNEX XN-2000血液体液分析仪,都有网织红细胞检测功能,可同时获得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比(L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比(M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比(HFR%)。其中,HFR和MFR的出现不仅能反映骨髓造血活性,而且其出现或增高均早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等常规指标,且不受感染、排异和输入血小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