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正文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旧站栏目备份

多种因素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

发布日期:2015-08-12 16:05:20 浏览次数:

分享到:

(金国兵报道)很多人都知道血常规能辅助医生诊断感染、贫血、出血等疾病,但要得到一张准确的血常规报告也非易事,原因在于有诸多影响因素。为了能出据更准确的检验报告,江西省肿瘤医院专家提示,应注意以下几个常见影响因素。

一是标本来源影响。血常规检验有末梢血和静脉血两种。末梢血即所谓的“扎手指”所得的标本,主要由动静脉血、毛细血管血、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组成。末梢血和静脉血的血常规结果有明显差异,末梢血测定RBC、HGB、PLT低于静脉血, WBC高于静脉血。受外界环境变化、情绪变化、应激反应、局部瘢痕等情况影响,均可造成末梢循环障碍,且采血不畅时造成采血时间延长。为获得充足的血液须反复挤压,使组织液稀释血液,加速血小板聚集,结果的重复性差,不能反映血液的真实情况。静脉血各种不易受环境变化影响,血液不混杂组织液,各成份与体内血液比例相当,结果的重复性好,能反映全身循环血液的真实情况。此外采集静脉血较末梢血量大,可重复测定便于复查。

二是标本放置时间影响。有研究表明,血常规标本放置30分钟后,WBC、PLT测定结果明显低于及时测定结果,而RBC、HCT则无明显差异。但也不能采血后立即检测,应混匀放置几分钟,使血液与抗凝剂很好融合后再检测。

三是其他因素的影响。正常情况下,运动、饮食、疼痛、情绪等都会对WBC产生影响,末梢血影响更大。如连续观察患者WBC变化,应尽量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在平静状态下静脉采血,保证抽血顺利并尽快送检,减少各种干扰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