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在“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制作推出2023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片。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发的传染病,以人体CD4+T淋巴细胞减少为特征的进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疾病后期可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综合性疾患。传染源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目前,艾滋病尚无根治艾滋病毒感染的有效药物,但通过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许多感染者能够控制病情,过上正常的生活。
二、感染HIV病毒就是患艾滋病吗?
HIV是艾滋病毒,而艾滋病是指艾滋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人体感染艾滋病毒后要经历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三个阶段。
急性期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最常见,可伴有全身不适、头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痛、肌痛、关节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无症状期可持续2-10年甚至更久,无明显症状。
艾滋病期是感染HIV后的终末期,因为免疫系统受到毁灭性破坏,出现持续1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等HIV相关症状,及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艾滋病发病前一般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进行HIV相关检测是判断感染的唯一途径!
三、什么是窗口期?
窗口期是指已经感染HIV,但HIV抗体检测结果阴性,且具有传染性的阶段。现阶段,HIV检测的常用感染标志物包括:
HIV抗体➡窗口期为感染后的3周左右
HIV抗原➡窗口期为感染后的2周左右
HIV核酸➡窗口期为感染后的1周左右
四、HIV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HIV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
1、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
2、血液传播: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制品、静脉药瘾者共用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膏。
3、母婴传播:宫内感染、围生期感染、哺育感染。
五、该如何预防感染HIV?
艾滋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传染病,目前尚不可治愈且无疫苗预防,因此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是关键。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2、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既能避孕,也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3、不以任何方式吸毒,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4、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刮胡刀等私人物品
5、到正规医院就医,不轻信街头广告
6、不要到非正规的美容、整形机构去做纹眉、纹身、穿耳洞、矫正畸形等刺破皮肤的手术
7、到国家指定的正规血站献血,无偿献血既有利于保证临床用血安全,不会对献血者的健康产生影响。
8、、妇女怀孕前或怀孕早期进行HIV抗体检测
9、已经怀孕的妇女采取母婴阻断措施,减少传播几率
10、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防治措施。
六、如果意外暴露于HIV怎么办?
如发生了有可能感染HIV风险的行为,请尽可能2小时内,最好在24小时内,不超过72小时向专业机构寻求帮助,进行HIV暴露后预防。

撰稿:公共卫生科戈永华
部分资料来源国家疾控局、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