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玲报道)9月18日至21日,中华医学会第18次核医学学术大会暨2025年学术年会在成都举行。在核医学护理组会场上,江西省肿瘤医院核医学护理团队共提交了8篇论文,全部被录用,展示了强大的科研实力。其中,《FMEA模式在碘-125粒子治疗护理流程风险防控中的实践研究》成功入选口头交流;《八段锦联合情志护理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服用碘-131治疗患者焦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成功入选电子壁报。

在口头交流环节,论文作者易玲详细阐述了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应用于碘-125粒子治疗护理流程的创新实践。该研究针对碘-125粒子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通过组建多学科团队,系统识别护理流程中的潜在失效模式,如粒子种植精度偏差、患者辐射防护不到位、护理操作失误等,并对各失效模式的严重度、发生频率和可探测度进行量化评估,进而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包括优化护理操作流程、强化医护人员风险意识培训、完善辐射防护设备与制度等。研究结果表明,应用FMEA模式后,碘-125粒子治疗护理流程中的高风险点得到有效管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治疗安全性与护理服务质量得到双重提升。这一研究为核医学科粒子治疗的护理风险管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模式,也体现了江西省肿瘤医院核医学护理领域的科研实力与创新能力。
此次8篇论文全部被录用,彰显了江西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团队长期重视科研创新、坚持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成果。团队成员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不断探索护理新模式、新方法,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科研能力,也为核医学护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护理组会场的精彩亮相,不仅是对团队科研成果的高度认可,也为成员们提供了与全国同行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未来,团队将继续深耕核医学护理领域,不断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致力于提升核医学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