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正文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病友之家 -> 正文

首页

李东海教授微创巧取垂体瘤还患者明亮双眼

发布日期:2020-11-23 15:41:01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张巧蓉报道)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很多人都以为是眼睛出现了问题,也许是看多了手机,也许是眼睛出现了近视,老年人可能觉得是“老花眼”了。没成想配眼镜没效果,眼科也没有检查出什么异常,却在神经外科找到了“元凶”——垂体瘤。

来自九江修水的桂女士近日就遭遇了这一系列的变故。1月前远在广东汕头打工的她突然出现左眼视力下降和视物模糊,紧接着右眼也出现同样的情况,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立即前往当地医院眼科进行诊治,视力视野检查提示:双眼颞侧偏盲。之后行眼眶MRI提示:垂体瘤可能。医生诊断犹如晴天霹雳,桂女士和家人完全不知所措!在朋友的提醒下,他们决定立即返回老家,同时在网上搜索相关医疗专家,最终选定江西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李东海教授。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经过缜密术前准备,神经外科团队在全身麻醉下为其进行了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双眼视力完全恢复正常,于近期顺利康复出院。

神经外科李东海教授温馨提示:

一、短期内视力快速下降可能与垂体瘤有关,那么应该如何揪出视力下降的“元凶”呢?

由于垂体瘤发病年龄覆盖很广,从青少年到老年都有可能“中招”。老年人眼花、视野受限,不一定是老花眼、青光眼;少年儿童看物不清、没有立体感,不一定是近视……这类症状的人群,如果眼部检查未能发现病因,应当及时进行脑部检查,目前的影像学检查对早期确诊垂体瘤有重要意义,通常经过正规医院的磁共振检查和CT 扫描,就可以及时把垂体瘤这个“元凶”揪出来。

二、垂体瘤导致的视力下降还能恢复吗?

垂体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一般1-3cm的大腺瘤或大于3cm的巨大腺瘤,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问题,及时搬开压在视神经上的 “大石头”,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等症状就会很快得到缓解。但要注意:如果这种压迫长期不能减除,会引起视神经萎缩,从而导致失明,这种失明是永久性的。这就要求患者尽早就诊,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三、关于“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垂体瘤一般采用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段进行治疗。但由于脑垂体位于颅内深处,周围有重要的神经包绕,致使很多患者对垂体瘤的治疗产生恐惧心理。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发展,垂体瘤的治疗已经无需开颅。在神经内镜的辅助下,医生用一根直径几毫米的内窥镜,经鼻腔直达病变部位,通过很小的切口即可实现对垂体瘤的切除。即“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适用于各种垂体微腺瘤和大腺瘤,它突破了传统开颅手术的弊端,运用神经内镜、鼻窦内窥镜等手段,利用鼻腔天然通道,经蝶窦微创直达垂体切除肿瘤。明显降低对脑组织、脑神经和血管的损伤,微创切除垂体瘤,对垂体柄等重要结构的保护更为可靠,效果更好。该术式具有肿瘤暴露佳,创伤和危险性小,手术时间短、颅面外观无损伤,恢复快,住院时间大大缩短等优点,减少因手术带来的身心创伤和经济负担,随着神经外科的发展进步,经鼻蝶窦切除垂体腺瘤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垂体瘤优先选用的治疗方法。

四、警惕垂体瘤常见症状,应早发现早治疗

虽然大部分垂体瘤为良性肿瘤,但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垂体瘤压迫神经或者引起其他严重症状,就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伤害。除了视力下降,垂体瘤常见症状还有以下几种:

1、会引发头痛

2/3的患者早期都会出现此症状,疼痛主要位于眼眶后、前额部及双侧太阳穴附近,程度较轻,呈间歇性发作。主要是由于垂体瘤起源于颅底的蝶鞍内,蝶鞍周围为密闭的骨质,只有上方覆以韧性的鞍隔,肿瘤直接刺激或生长后造成鞍内压升高而引起头痛。

2、内分泌功能紊乱

脑下垂体中的各种内分泌细胞可产生相应的内分泌细胞腺瘤,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在早期微腺瘤阶段即可出现内分泌功能亢进征象,随着腺瘤的长大和发展,可压迫、侵蚀垂体组织及其垂体、蝶鞍周围结构,产生内分泌功能下降症状。

3、生长激素亢进

嗜酸性垂体腺瘤如发生在骨骺闭合前表现为巨人症,发病在成年后则为肢端肥大症,介于两者之间的为混合型。

4、不孕不育

在临床上泌乳素瘤占垂体瘤的一半以上,由于垂体分泌的高泌乳素的影响及雌激素的减少,女性患者往往会出现月经量明显减少、泌乳,继而导致闭经、不孕等症状。而男性患者则会出现胡须变少、女性化、乳房发育、性功能低下、不育等症状。垂体瘤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应该对垂体瘤的常见症状有所了解,当出现上述某一种或多种症状时,大家一定要及早去医院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